一、背景情況
促進服務化轉型、發展服務型制造,是制造業的大勢所趨。近年來,以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為代表的新一代科技革命深刻地改變著傳統的制造業生產方式,制造業發展呈現出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趨勢。制造業服務化加快發展,眾包設計、網絡協同研發、基于工業云的供應鏈管理、網絡營銷、便捷化電子商務、全生命周期運維等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推動制造業價值鏈向微笑曲線的兩端延伸。中成泵業產品:塑料泵
《中國制造2025》提出,要積極發展服務型制造,加快制造與服務的協同發展,推動商業模式創新和業態創新,促進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變。2016年7月,工信部會同國jia發改委、中國工程院印發了《發展服務型制造專項行動指南》。 齒輪油泵
二、重要意義
服務型制造是工業化進程中制造業轉型發展的新型產業形態。發展服務型制造,就是要以滿足市場需求為中心,以產業鏈利益相關方的價值增值為目標,通過對生產組織形式、運營管理方式和商業發展模式的優化升級和協同創新,不斷提升服務在制造投入和產出中的比重,推動制造業由生產型向生產服務型轉變,實現價值鏈的延伸和提升,實現新的價值創造,打造競爭新優勢。管道泵
發展服務型制造,推動企業立足制造、融入服務,優化供應鏈管理,深化信息技術服務和相關金融服務等應用,升級產品制造水平提升制造效能,拓展產品服務能力提升客戶價值,能夠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中實現制造業可持續發展,打造產業競爭新優勢,對民營企業提質增效、形成產業競爭新優勢、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具有重要意義。離心泵
三、重點亮點
《指導意見》主要從服務型制造、制造和商業模式創新等方面提出了相關任務,重點發揮民營企業和民間社會投資的作用。在支撐條件上,提出政府和民間資本共同參與面向制造業的公共平臺建設,為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提供多元化的技術和信息服務。濃漿泵
2016年7月發布的《發展服務型制造專項行動指南》,作為《中國制造2025》1+X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明確提出設計服務提升、制造效能提升、客戶價值提升和服務模式創新等四大行動。制訂了發展目標,即到2018年,培育50家服務能力強、行業影響大的示范企業;支持100項服務水平高、帶動作用好的示范項目;建設50個功能完備、運轉的公共服務平臺。
為落實《發展服務型制造專項行動指南》目標要求,工信部于2016年12月印發通知,組織開展了服務型制造示范遴選工作,將遴選出一批示范企業,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推動服務型制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