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銹鋼深井泵是一種高性能耐磨型電泵,它采用先進的技術生產,具備多項顯著特點和廣泛的應用范圍。其泵采用全新“浮動式”結構葉輪,在工作期間對電機無軸向壓力,從而有效延長了電機的使用壽命。同時,葉輪在工作期間處于懸浮動狀態,有助于減小運行噪音并提高泵的效率。廣泛應用于工礦業、農業、建筑業、養殖業、食品飲料業及家庭式高層送水等多個領域。具體來說,它可以用于農田灌溉、花園澆水、噴泉景觀、雨水回收利用系統、礦山排水、搶險、城市供水以及企事業單位提起地下水源等場合。
不銹鋼深井泵作為用于深井提水的關鍵設備,其保養需圍繞防止銹蝕、保障電機正常運行、避免葉輪及管路堵塞等核心目標,結合其不銹鋼材質特性和水下工作環境制定措施,具體保養方法如下:
一、日常運行中的保養(每次啟動及運行時)
啟動前檢查
電源與線路:確認電源電壓穩定(偏差不超過額定電壓的±5%),電纜線無破損、老化,接頭處密封完好(防水膠帶纏繞緊密),避免漏電或短路。
葉輪與進水口:若停機超過24小時,啟動前需通過井口觀察或輕提泵體(若可操作),檢查進水口濾網是否被水草、石塊、泥沙堵塞,確保水流能順暢進入泵體(堵塞會導致泵體空轉、過熱損壞)。
不銹鋼部件外觀:檢查露出井口的泵管、法蘭等不銹鋼部件是否有銹蝕、裂縫,若有輕微銹跡,用細砂紙打磨后涂抹防銹漆(需與不銹鋼兼容,如環氧防銹漆)。
運行中監控
參數觀察:注意水泵運行聲音是否正常(無異常噪音、振動),電流、電壓是否在額定范圍內(可通過電流表、電壓表監測),若電流突然增大,可能是葉輪卡阻或電機過載,需立即停機檢查。
出水量檢查:對比正常出水量,若明顯減少,可能是濾網堵塞、葉輪磨損或井管漏水,需停機排查原因,避免“小故障拖成大問題”。
溫度控制:電機運行時溫度不宜過高(一般不超過70℃,可通過紅外測溫儀檢測),若手感燙手或溫度超標,需停機降溫,檢查是否因潤滑不良或過載導致。
二、定期保養(根據使用頻率,建議每3-6個月一次)
電機與密封系統維護
電機絕緣檢測:用兆歐表測量電機繞組絕緣電阻,應≥5MΩ(常溫下),若低于此值,可能是繞組受潮或絕緣老化,需干燥處理(如用熱風干燥)或更換電機。
密封件檢查:不銹鋼深井泵的機械密封(防止井水進入電機)是核心易損件,需拆解泵體檢查密封面是否磨損、變形,密封圈(如橡膠O型圈)是否老化、開裂,若有問題及時更換(密封件材質需耐水、耐溫,與井水水質兼容)。
軸承潤滑:對電機軸承(若為可維護型),按說明書加注專用潤滑脂(如鋰基潤滑脂),油脂量為軸承腔的1/2~2/3,避免過多導致軸承過熱。
葉輪與泵殼清理
葉輪檢查:拆卸葉輪,清理表面附著的泥沙、水垢(可用軟毛刷或清水沖洗,頑固水垢可蘸取檸檬酸溶液浸泡后擦拭,避免用硬物刮傷不銹鋼表面),檢查葉輪是否有裂紋、葉片磨損(磨損會導致出水量下降),嚴重時需更換葉輪(材質需與泵體一致,如304不銹鋼)。
泵殼沖洗:用高壓水槍沖洗泵殼內部,去除沉積的泥沙、雜質,確保水流通道暢通;檢查泵殼內壁是否有銹蝕、孔洞,若有輕微銹蝕,打磨后涂覆不銹鋼專用防銹劑。
管路與連接件維護
不銹鋼泵管檢查:逐節檢查泵管(不銹鋼材質)是否有彎曲、變形,法蘭連接螺栓是否松動、銹蝕,銹蝕的螺栓需更換(建議用不銹鋼螺栓,避免與泵管產生電化學腐蝕),并涂抹防松劑。
濾網清潔:拆下進水口濾網,用清水沖洗附著的水草、雜物,檢查濾網是否破損(破損需更換,防止大顆粒雜質進入泵體損壞葉輪)。
三、長期停機保養(超過1個月不使用)
泵體取出與清潔
將深井泵從井中取出(使用專用吊裝設備,避免泵管彎曲),徹d清理泵體、葉輪、濾網的泥沙、水垢,用清水沖洗干凈后晾干(避免陽光直射暴曬,防止不銹鋼表面氧化)。
電機防潮與潤滑
電機繞組需做防潮處理:若為潛水電動機,可注入適量電機防潮劑,或密封電機接線盒后存放于干燥通風處;軸承重新加注潤滑脂,防止長期靜置導致油脂凝固。
存儲與防護
泵體水平放置在干燥支架上(避免直接接觸地面),用防塵布覆蓋,防止灰塵、水汽侵蝕;不銹鋼部件若長期暴露,可涂抹薄層凡士林(食用級凡士林適用于飲用水井)保護表面。
電纜線整理成圈(直徑≥50cm),避免擠壓、折疊,端部用防水帽密封,防止進水。
四、特殊工況保養
含沙量高的井水
縮短保養周期(每1-2個月一次),重點檢查葉輪磨損情況(泥沙會加速葉輪沖刷),必要時更換耐磨型葉輪(如高鉻不銹鋼材質);在進水口加裝二級濾網,減少泥沙進入。
腐蝕性井水(如含鹽堿、硫化物)
選用316L不銹鋼材質的易損件(如葉輪、密封件),增強耐腐蝕性;定期檢測井水pH值,若酸性較強(pH<6.5),可在井中投放適量中和劑(需符合飲用水標準),降低腐蝕速度。
冬季低溫環境
若井體可能結冰,停機后需將泵體提出井口存放(避免凍裂泵殼),或向井管內注入防凍液(適用于無法提泵的情況),確保泵體無殘留水分。